一、产品简介
本土壤解毒改良剂是一种高效、环保的土壤修复产品,主要成分为过氧化尿素,结合活性氧成分及强化要素,能够有效修复受污染土壤,改善土壤结构,提升土壤肥力,促进植物健康生长,广泛适用于多种土壤类型及污染情况。
二、主要成分及特性
(一)过氧化尿素
• 化学性质:过氧化尿素是一种固体粉末,兼具过氧化氢和尿素的特性,低温下稳定性好,易溶于水,兼具氧化性和缓释性。
• 作用机制:
• 释放活性氧:在土壤中,过氧化尿素可逐步分解,释放出大量活性氧(如羟基自由基、超氧阴离子等),这些活性氧具有强氧化性,能够有效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,如石油烃、酚类、农药残留等。
• 改善土壤透气性:其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可增加土壤孔隙度,改善土壤透气性,减少土壤板结,促进植物根系生长。
• 提供氮肥:过氧化尿素分解后会释放出尿素,进一步分解为氨氮,可作为植物生长的氮肥来源,减少化肥使用。
(二)活性氧成分
• 强化土壤微生物活性:活性氧成分能够刺激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,促进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,加速土壤中有机质的转化,提升土壤的自净能力。
• 增强土壤氧化还原电位:提高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,有助于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,减少病原菌和有害物质的积累,改善土壤生态环境。
(三)强化要素
•铁离子激活剂:添加适量的铁离子(如Fe²⁺或Fe³⁺),作为过氧化尿素的激活剂,能够显著提高活性氧的生成效率,增强土壤修复效果。
• 微生物菌剂:配合添加特定的微生物菌剂,如降解石油烃的菌株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复合菌群,与过氧化尿素的氧化作用协同增效,进一步提升土壤修复效率。
三、产品优势
(一)高效修复
• 多种污染物降解:对石油烃、多环芳烃、酚类、农药残留等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显著的降解效果,能够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。
• 联合修复技术:采用化学氧化与微生物修复相结合的联合修复技术,克服了单一修复方法的局限性,修复效果更佳,修复周期更短。
(二)安全环保
• 无二次污染:产品使用后不会产生有害残留物,对土壤和环境友好,不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二次污染。
• 生态友好: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,改善土壤生态环境,增强土壤的生态功能。
(三)改良土壤
• 改善土壤结构:增加土壤孔隙度,降低土壤容重,减少土壤板结,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,提升土壤的保水、保肥能力。
• 补充土壤养分:释放的氮肥可补充土壤中的氮元素,同时促进土壤中其他养分的转化和释放,提高土壤肥力。
四、适用范围
• 石油污染土壤:适用于石油开采、运输、储存过程中泄漏导致的土壤污染,能够有效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。
• 农药残留污染土壤:针对长期使用农药导致的土壤残留污染,可降解多种有机农药,降低土壤毒性。
• 工业污染土壤:适用于受多氯联苯、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工业场地土壤。
• 农业土壤改良: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、盐碱地、板结土壤等,提升土壤肥力和透气性,促进农作物生长。
五、使用方法
(一)土壤处理
• 用量:根据土壤污染程度和类型,一般建议每亩地使用本产品5-10公斤。
• 稀释与施用:将本产品稀释200-300倍后,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,然后进行翻耕,使产品与土壤充分混合。
• 联合施用:对于严重污染的土壤,可与微生物菌剂联合施用,先施用本产品进行化学氧化预处理,再施用微生物菌剂进行生物修复。
(二)注意事项
• 避免高温暴晒:本产品应避免在高温或阳光直射下长时间存放,以免影响产品稳定性。
• 适量使用:严格按照推荐用量使用,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氧化过度。
• 配合灌溉:施用后应及时灌溉,保持土壤湿润,促进产品分解和活性氧的释放。
六、包装与储存
• 包装规格:本产品采用密封包装,规格为1公斤/袋,10公斤/箱。
• 储存条件:应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处,避免与还原剂、酸性物质混放。
七、案例与效果
(一)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案例
在某石油污染场地,土壤中石油烃含量高达44191mg/kg。采用本产品进行修复,添加质量分数为4%的过氧化尿素,与Fe²⁺摩尔比为30:1,水土比为3:2,经过60天的修复,石油烃降解率达到了85.3%,比单一微生物修复提高了35.45%-47.26%,比单一过氧化尿素氧化修复提高了3.35%-15.16%。
(二)农业土壤改良案例
在某酸性土壤区域,土壤pH值为4.5,板结严重。使用本产品后,土壤pH值提升至6.0-6.5,土壤孔隙度增加,透气性显著改善,农作物生长状况明显好转,产量提高了15%-20%。
八、结语
本土壤解毒改良剂凭借其高效、安全、环保的特性,为土壤修复和改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。通过过氧化尿素的氧化作用、活性氧的强化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协同修复,能够有效解决土壤污染问题,改善土壤生态环境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。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,共同守护土壤健康,助力绿色生态建设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您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特性和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和补充。